不再「遥遥领先」的问界,要造百万级 MPV     DATE: 2023-12-09 02:50:07

6 月共售出 432 台 ,不再百万这是遥遥问界 M7 给出的月度答卷 。

这个数据,领先实在是界造级谈不上「遥遥领先」 。

432 台的不再百万月销,甚至略低于被群嘲的遥遥「杂牌电动车」奔驰 EQE 。在不断的领先让利下,奔驰 EQE 在上个月一共卖出了 613 台 ,界造级力压问界 M7 。不再百万

要知道,遥遥即便是领先经销商让利后 ,奔驰 EQE 的界造级起售价仍要高于问界 M7。

而师出同门 ,不再百万同为中大型 SUV,遥遥且起售价更为高昂的领先阿维塔 11,6 月份则卖出了 1753 台 。

更别提问界 M7 最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—— 理想汽车。在理想动辄单车过万的销量面前 ,问界 M7 这么个三位数字 ,可真连李想口中的「三瓜两枣」都谈不上。

不过 ,问界手中的另一张牌 —— 问界 M5,体现则要好一点儿。在经历了 4 月份 1609 台的销量低谷后逐渐回暖 ,在 6 月卖出了 4679 台。

M5 和 M7 这两员「大将」,最终仅仅让问界的 6 月最终成绩将将超过 5000。这一数据低于去年的平均月销量,更是与去年 12 月月销过万的成绩相去甚远  。

即便问界的两款车型目前仍在华为的众多线下门店中进行展出,与智能手机同处一室 ,但从消费者到资本市场  ,对于现如今的 AITO 问界早已兴趣寥寥(部分车圈媒体除外)。

问界 ,正在滑出人们的视线。

▲一家刚刚将展车撤出的华为门店

「遥遥领先」犹在耳

问界当然是风光过的 。

问界 M5,这款以取代赛力斯 SF5 姿态出现的主力车型,一度成为 2022 年下半年的一大黑马 。

发布会上,余承东频繁喊出的「遥遥领先」让人颇有几分恍惚,随后,问界系列的高销量也给不少汽车行业人士上了一课:对于一个尚无积淀的全新品牌来说  ,似乎仅仅要有了华为的强大势能和渠道,再加上余承东的个人声望 ,就能凭空拔地而起。

对于随后发布的问界 M7 ,李想更是表示:

2022 年三季度 ,问界 M7 的发布和操盘,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残了 ,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,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。

尽管不少人将李想这番话理解为理想 ONE 退市的「台阶」  ,但作为同为增程式新能源 SUV 的直接竞争对手 ,李想的这番话毫无疑义凸显出了问界 M7 的强势 。

人们开头相信,有了华为的背书 ,问界必定会成功。

尽管华为一再重申不造车 ,其智选车模式也对其他车企开放,但华为的实际行动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告诉消费者:「买 AITO 问界 ,就是买华为汽车」。

然而,顶着华为光环的问界,2023 年却算不上顺风顺水。

2023 年 1 月 6 日,特斯拉中国宣布全系降价,引发蝴蝶效应 。1 月 13 日,问界进行价钱调整 ,降价幅度最高达 3 万元。

但调价之后的问界并未如期迎来销量的上涨,相反 ,在市场观望的情绪下,相比 12 月,两款主力车型都在 1 月出现近乎腰斩式的销量滑落 。

其他车企从降价潮中逐步稳住阵脚 ,问界却趋于沉寂。1 月至 4 月 ,问界销量持续处于低迷;5 月至 6 月  ,问界 M5 稍有回暖,问界 M7 则彻底一蹶不振。

可以说 ,问界的以价换量策略失败了。

攘外难 ,安内亦难

当然,问界倒也没有「躺平认命」 ,甚至费了不少心思「自我抢救」。

3 月 8 日 ,问界搞了一个大新闻——将 HUAWEI 标识放上了车,品牌升级为「HUAWEI 问界」。这一举动被许多人理解为华为亲自下场  ,做了一个「违背祖训」的决定 ,与将华为与问界强绑定。

但「HUAWEI 问界」的名号并未存在太久 ,当月月末 ,华为内部就发布了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,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,有效期 5 年,公告中强调华为标示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。

▲短命的「HUAWEI 问界」

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更是表示:

有些个人 、部门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,这些事情在查处过程中,华为 30 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 ,华为不造车,也没有一切品牌的车,华为在刚发布的内部文件中也明确要求 ,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 ,或者作为汽车品牌 。

毫无疑义 ,这里的「有些个人 、部门」指的就是问界与余承东。

4 月 1 日  ,问界门店开头拆除与华为相关的宣传物料,利用 HUAWEI 带动问界的策略也就此告吹 ,更给潜在的消费者们敲了一记警钟 ——AITO 问界并不等于华为,双方的界限依旧清晰 。

结合时间点来看 ,这场闹剧更像是问界开的一个愚人节玩笑。

更为深层的危机是,华为内部对于造车的决策与观点并不像外界认知中的那么统一 ,不同路线与观点(尤其是智选模式与 HI 模式)的角力正在进行中 。

2022 年 ,问界通过华为的强大声量迅速崛起 ,在 HI 模式尚未有明显起色的时间点 ,问界成为华为系品牌中最成功的一张名片 。

但到了 2023 年,情况已经大有不同 。

由长安汽车、华为 、宁德时代一同打造的阿维塔成为了华为系汽车中更为亮眼的存在。

与问界的华为智选模式不同 ,阿维塔选用了华为 HI(Huawei Inside)模式,采用华为全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,尤其专注于辅助驾驶与智能化板块 。与智选模式相比,更少参与到销售渠道与商业布局的层次 。

这一模式下的阿维塔,在技术层面更加激进。

在辅助驾驶领域,阿维塔的 NCA 智驾导航辅助已经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,也更容易在消费者的脑海中留下华为的技术烙印,对于问界而言 ,这显然是不利的。

自家兄弟刀剑相向,更别提虎视眈眈的其他车企了 。

无论在软硬件上更具吸引力 ,且定价更为便宜的小鹏 G6,还是与问界 M5 面向同一消费群体的理想,对于当下的问界而言都是难缠的对手 。

反观问界本身  ,除了华为给予的智能化光环,很难再拿出更多具有说服力的消费理由。另一方面,问界 M5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与普通版在辅助驾驶上的差距,更是让不少人将普通版调侃为「智障版」。

在内忧外患的当下,问界很难凭借自身的硬件产品力立足于市场 ,销量的下滑也就说不上不奇怪了。

问界的后手

如今,问界已经到了需要产品线大革新的时间点 ,问界 M7 的改款也已上线工信部,即将在近期上市,M7 也将在届时实现华为高阶智能驾驶功效 。

但从长远来看,改款的问界 M7,依然不是问界的解药 。

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,作为一个新兴且发展飞快的品牌,问界的底子并不稳固,顶替赛力斯 SF5 的问界 M5,以及与东风风光 ix7 有颇多微妙渊源的问界 M7,都多多少少透露出一股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 。

这也不能完全怪问界,这个在 2022 年才正式出现的品牌 ,想要赶上新势力的「大趋向」 ,已经将自己的节奏拉到了极致。

▲2022 年 ,问界的「光辉岁月」

余承东也在最近的沟通中表示,问界因而经验不足和阅历不够,走了一点儿弯路。

在经过了两年的经验补足 ,有了足够的沉淀之后  ,问界也确实到了打造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车型的时刻。

相比问界 M7 ,问界 M9 或许才是属于问界的未来。

作为一款早早被披露 ,但迟迟未面世的旗舰,问界 M9 有了充足的打磨时间 ,自然也更能够凸显问界以及华为智选的真正实力 。

当然,余承东的豪言还是熟悉的配方 :

问界 M9 重新定义移动的家 ,重新定义移动的办公室,重新定义移动的卧室 。

很明显  ,问界又跟理想杠上了 。

除了问界 M9 这样的旗舰 SUV,MPV 也有可能成为 AITO 问界接下来的发力点 。

8 月 1 日 ,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爆料 ,称华为正在与江淮汽车合作,共同开发售价百万元级别的问界 MPV 车型 ,新车预计将在 2024 年二季度量产。同时 ,问界还为该车定下了「发售一年后交付 5 万台」的销量目标。

将 5 万的年销量平均到月销,便是 4100 余台。这对于一款全新的百万级 MPV 来说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首先 ,它面临的是极大的外部压力。

「新势力」们觊觎 MPV 这块蛋糕早已人尽皆知  ,此时入局的问界绝对算不上早鸟 。如无意外 ,理想 MEGA 、小鹏 X9 这两款 MPV 都将会在今年四季度发布 ,极氪 、腾势等品牌的 MPV 更是早已上路。

更为重要的是,问界的这些对手 ,定价都在 30 万-50 万元的区间内,而方案打造百万级 MPV 的问界,则需要在产品力与品牌力上再进一步 ,以证身价 。这对与走量车型并不牢靠的问界而言,难度并不小  。

不再「遥遥领先」的问界,是否能在一片红海中柳暗花明 ,依旧是个未知数 。

在赛博世界扮演一个普通人 。

#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 :爱范儿(微信号:ifanr) ,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。

| · ·